站位環境保護一線 鐵腕監督污染防治
——昌圖縣人大遼河支流水污染治理一線履職紀實
遼寧省委對新時期人大工作提出了站位“兩個一線”的新要求,昌圖縣人大常委會圍繞黨委中心工作,勇挑重任擔當,主動站位“一線”,在遼河支流水污染治理工作中發揮了人大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。
遼河自古以來就是遼寧的“母親河”。為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,遼寧省啟動了河流水質限期達標工程,選取17條重點河流堅決消滅劣Ⅴ類水體,其中包括發源于昌圖縣境內兩條遼河支流——亮子河、馬仲河(以下簡稱“兩河”)。“兩河”流域鄉村密集,畜禽養殖相對集中,多年來養殖戶禽畜糞便直排和生活垃圾傾倒,致使“兩河”水質嚴重污染。2018年2月監測數據顯示,亮子河化學需氧量、氨氮、總磷指標分別為V類標準的3.1、9.5、7.6倍,馬仲河為1.3、3.0、8.2倍,均遠超V類標準,嚴重污染遼寧“母親河”。
立下軍令狀
“兩河”流域水污染治理迫在眉睫。聚焦黨委工作部署,昌圖縣人大常委會向縣委作出“兩河流域污染現狀必將改寫”的莊嚴承諾,立即啟動“兩河”治理監督工作。2018年4月12日至14日三天時間,常委會主要領導三次深入“一線”實地調研“兩河”流域污染現狀;4月16日常委會組織全國、省、市、縣、鎮五級人大代表及縣委政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對“兩河”流域水污染情況開展專題視察。同日召開了“兩河”治理工作會議,提出十三條具體治理意見。在縣人大常委會的監督下,縣政府打響了“兩河”治理“百日攻堅戰”。
鐵手腕監督
面臨非常任務、投入非常精力、采用非常手段,昌圖縣人大常委會依法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,作出了《關于進一步加強亮子河、馬仲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決議》,形成黨委領導、政府實施、兩院保障、社會參與的強大攻勢。一是“一線”跟蹤監督。縣人大常委會成立了“兩河”治理督辦組,主動深入“兩河”流域鎮、村“一線”,全過程、全方位、全天候監督縣政府及有關部門開展河道清淤、封堵排污口等工作,對工作中的難點問題直接召開調度會議協調解決;二是持續深入監督。常委會會議連續兩次聽取“兩河”治理工作專項報告,并對縣政府落實人大審議意見情況進行監督檢查;三是法律執行監督。常委會會議聽取了縣檢察院開展公益訴訟工作情況的報告,促進公益訴訟在“兩河”治理中發揮積極作用。四是上下聯動監督。縣、鎮兩級人大組成視察組,上下聯動、同頻共振,對河長制落實情況開展檢查,落實了河長責任,發揮了職能作用。
“兩河”現碧水
經過昌圖縣人大常委會全面監督、持續推進,縣政府投入350萬元,出動挖掘機、翻斗車、裝載機1935臺次,出動勞動力2715人次,對“兩河”流域生活垃圾和畜禽糞便進行全面清理,累計清理河道固體污染物156535立方米;投資430萬元對大型養殖場、養殖小區開展了納管截污和污水處理工程;封堵“兩河”流域養殖戶排污口291個,養殖戶建設貯污池248個,簽訂棄養協議39戶;大型養殖場建設儲污方塘七處,畜禽糞便進行還田還林處理,環境監察工作人員駐廠監察,杜絕偷排漏排;執法部門對大型養殖場、污染企業、養殖小區、養殖戶偷排漏排等違法行為行政拘留兩人,罰款累計近100萬元;環保監測部門加密頻次、加密點位,每周一次對“兩河”水質進行監測分析。截止10月份,“兩河”水質得到很大改善,亮子河水質連續5個月達標,馬仲河水質于當月實現達標,“兩河”重現碧水。
2018年11月中旬,經過昌圖縣人大常委會的依法監督、縣政府的持續治理,“兩河”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順利通過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“回頭看”的檢查驗收,昌圖人大為黨和人民、為遼寧“母親河”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。
(昌圖縣人大常委會 高陽)
- 上一篇:
- 下一篇: